终于,连续几日紧张之后可以长出一口气。
扬州归来一周有余。因着政府采购款项的拖欠被人家保全账户,前去达成一致意向。尽去嫌隙之余殷勤接待安排食宿游览一应更是连连致歉实属无奈等等江南儒商不愧了这个评论。顺利谈妥解冻以及还款时间。归来马不停蹄办理手续直至今日妥当,月底季末财政结账以及本地银行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日转账实在是有些困难,一再解释之后,儒商终于答应下月一日来处。
.......长出一口气。
不想也不能给人家留下一个不守信用的印象。虽然只是一名小卒,死生事小....

心情不舒畅不吐不快。此一去,涉另一企业,近在咫尺,推却不能会面。后谎言被人识破,虽然情有可原人家也理解,但是暗自肚里不舒服到天亮...甚至抵消扬州这一趟原本舒畅的心情。就连记录的欲望也被打消到九霄云外....不会说谎的人呀,是永远也锻炼不出来的....曾经在小时候就思考过这个问题,难道本人是金命?从来不敢玩火,一玩火便那啥......
吐干净,慢慢让舒畅回归。
扬州,在心里与名作名人大家连在一处。
有时候会私下里想,江南,许就是因了这些名人的记录得以传世使这些地方有了名声吧?
我这拍照的水平,臭的要死了......怎么见到两处竹西,手一抖,都拍成这个样子了.....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竹西的突然闪现,勾起曾经背诵过的那些有关的诗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古诗词的意境,被无数次的意淫之后,如故地重游,那种熟悉中夹带着陌生更怯的心里,一如确在眼前的景色慢慢融进那些先入为主的意念之中,心醉的融化了一般,会有突然地眩晕....默默的走着...每到一处似曾相识的文字,便像遇到那些老友,突然间给你一个个惊喜....
二十四桥,总是会想,是二十四座桥....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谈到: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曲桥,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此南桥,又南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清园桥。自驿桥北河流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三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另有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皆在今州城西门之外。但已无处可考。另一观点,二十四桥即一座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不管一座还是二十四座, 也无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还是姜夔的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写的都是一种情,对地域的怀念,正是因为有着对人的一种感情的延伸。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种喟叹,呼出了对人生的多少无奈....
晚间,翻看元曲的一首金字经: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絮飞与烟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也知道烟花在诗里的意思,但就因为有了江南,与秦淮河结的地域的亲家,就总是糊里糊涂的与擦胭脂抹粉的美女们联系起来...当然不是咱本人的有这个偏好,实在是因为看书不求甚解的原因....
去早了几日,没有看到絮飞如烟花。
那位宋总比我大三个月,殷殷切切的扬州话语,还像在耳边。一桃一柳,在这三月间,一红一绿。待到柳絮漫天飞舞,便如烟花一般,白雪一样...
想重游,去看三月的烟花....
评论